在低溫高濕環境中,薄膜屏折彎處易因應力集中、材料脆化出現開裂、分層等問題,需從結構設計、材料適配、工藝優化、監測調控四方面構建保障體系,確保折彎處結構強度符合行業標準(彎曲后屏體彎折半徑≥1.5mm,反復折彎 5000 次無損壞)。 結構設計是基礎。折彎模具采用 “漸變式圓弧過渡" 結構,模具刃口半徑設為屏體厚度的 3 倍(如 0.2mm 屏體對應 0.6mm 刃口半徑),減少折彎時的局部應力集中;在模具與屏體接觸部位加裝聚四氟乙烯涂層(厚度 50μm),摩擦系數降至 0.04,避免劃傷屏體表層;同時在折彎工位兩側設置彈性壓料裝置,壓力調節范圍 5-20N,確保折彎過程中屏體平整無偏移,從結構上分散折彎應力。
材料適配與預處理強化屏體抗性。針對低溫高濕特性,選用耐候性更佳的 PET 基材薄膜屏,其在 - 30℃低溫下斷裂伸長率仍保持 30% 以上;折彎前對屏體進行低溫預處理(-20℃恒溫放置 2 小時),降低材料脆性;在折彎處預涂納米級防腐蝕涂層(附著力≥5B),隔絕高濕環境對屏體內部線路的侵蝕,提升折彎處抗老化能力。


工藝參數優化是核心。通過正交試驗確定折彎參數:折彎速度控制在 5-10mm/s,避免速度過快導致應力疊加;折彎角度采用 “分步成型" 工藝,如 90° 折彎分 3 次完成(每次 30°),每步間隔 2s,讓應力逐步釋放;針對不同厚度屏體(0.1-0.5mm),預設對應折彎壓力(100-300N),通過壓力傳感器實時反饋調節,確保壓力均勻施加。
實時監測與動態調控保障穩定性。在折彎工位加裝激光位移傳感器(精度 ±0.01mm),實時監測折彎處形變;結合拉力傳感器,測試折彎后屏體的剝離強度(要求≥5N/cm),若低于標準立即調整工藝參數;同時通過溫濕度閉環控制,將折彎區域溫濕度穩定在 - 10℃-5℃、40%-60%,避免環境加劇結構損傷。通過這套體系,可使折彎處結構不良率從 8% 降至 1.2%,顯著提升產品可靠性。